半年內百起債券違約,令建立市場化違約債券處置制度的意義凸顯。6月28日,央行發(fā)布《關于開展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yè)務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公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明確了到期違約債券可以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平臺進行轉讓。在明確制度安排的同時,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宣布,擬于7月2日進行首次回購違約匿名拍賣。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完善,未來有望形成專門的違約債市場。
轉讓有規(guī)章可循
銀行間債券市場到期違約債券的轉讓難題即將有規(guī)章可循?!豆妗分赋?,發(fā)生到期違約的債券,應當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托管結算機構進行轉讓和結算,這為到期違約債券轉讓奠定了制度基礎。
《公告》同時對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到期違約債券的發(fā)行人應當按照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原則,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另一方面,到期違約債券的主承銷商或相關機構應當盡職履責,及時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督促發(fā)行人按時合規(guī)進行信息披露。
在風險防范機制以及中介機構義務方面,《公告》也明確了制度安排,要求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托管結算機構應當及時披露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yè)務相關的必要信息,同時應當做好監(jiān)測工作,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處理并向央行報告。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托管結算機構應當制定相關業(yè)務規(guī)則,報央行備案。
央行相關人士認為,推動建立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機制,有利于引導專業(yè)資產處置機構等多元化主體參與,提高違約債券處置效率、促進市場有效出清,也有利于形成交易鏈條閉環(huán),進一步健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制度,從而有助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zhàn),更好地發(fā)揮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基本功能。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表示,《公告》的出臺有助于構建更為透明、完善的機制,為違約債券提供更為市場化的處置方式,同時提高違約債券的二級市場流動性,推動不良債券活躍度的提升。此外,在當前債券違約增多的背景下,通過市場化機制的構建,可以提高市場對違約債券的處置效率,縮短處置時間,防止違約風險的交叉?zhèn)魅荆瑸橄萑肜Ь车钠髽I(yè)提供更為有效的融資渠道、為投資人提供更為有利的退出渠道。
回購違約匿名拍賣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發(fā)布的同日,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也發(fā)布消息稱,擬組織開展回購違約匿名拍賣。
此次擬處置回購債券分別為17津航空MTN001和17津航空PPN003,預計拍賣券面金額分別為4000萬元、5000萬元。拍賣日程安排上,7月1日為申報日,7月2日為拍賣日,集中競價階段為14點30分-15點00分。這是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發(fā)布《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回購違約處置實施細則(試行)》之后,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首次組織開展回購違約匿名拍賣。
分析人士指出,回購違約匿名拍賣為當前市場化處置違約債券的一種新方式,為違約債券持有人和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退出方式和投資路徑。此次匿名拍賣可能會吸引更多資金參與,對未來此項業(yè)務的常規(guī)化運行做出流程和市場性質的一些程序性安排,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逐漸打破剛性兌付,市場參與者對于到期違約債券的轉讓需求日益迫切,有必要做出相應的機制性安排。自2018年以來,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券市場就在逐步探索到期違約債券處置機制,未來隨著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完善,我國也將有機會構建專門的違約債市場,吸引不同風險機構的參與。
在銀行間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于去年6月推出了針對高收益、低流動性債券的匿名拍賣交易機制,且該業(yè)務上線以來,已有兩只到期違約債券成功達成交易。在交易所債券市場,證監(jiān)會5月24日指導滬、深交易所分別聯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fā)布了《關于為上市期間特定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債券提供了相應的轉讓機制。
不僅就到期違約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多方機構也對回購債券違約處置業(yè)務等進行了制度安排。6月17日,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中央結算公司、上海清算所均發(fā)布與債券回購或債券擔保違約有關的試行處置細則,以規(guī)范銀行間市場回購或擔保品違約的處置流程,提升處置效率。
探索市場化處置機制
實際上,違約處置途徑的探索與當前債券違約事件的增多有關。自2018年以來,由于多方面因素,企業(yè)信用情況有所惡化,債券違約事件頻繁發(fā)生。據Wind數據的“債券違約大全”欄目,今年以來出現了109只債券違約,金額合計超過690億元。北京商報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其中實質性違約的債券有87只,本息展期的違約債券有22只,技術性違約的債券有3只。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民營企業(yè)已然成為債券違約的“重災區(qū)”。數據顯示,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期間,共有101只民營企業(yè)債券出現了違約,違約金額超過430億元,違約債券類型包括金融債、企業(yè)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
資深金融分析師肖磊表示,對違約債的處理,實際上體現的是整個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問題,中國目前需要在市場化處理違約債方面,做出更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安排,形成長效機制,讓市場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能夠有參與更多不同風險收益的債券市場,這需要更加透明和集中的市場,形成流動性優(yōu)勢。未來考慮到常態(tài)化問題,對債券違約的處置會形成一個比較有預期的“垃圾債”市場。
“未來違約債券的處置趨勢還是會繼續(xù)朝向市場化、透明化的發(fā)展方向,并在處置路徑上進行多方面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滿足不同品種違約債券、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需要。”何南野指出,對于違約債券的處置方式最核心的在于,監(jiān)管機構一定要弱化非市場化的監(jiān)管手段,要充分發(fā)揮市場化機制。同時還要引入更多具有投資分析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機構投資者,提高違約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本網站所有內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商報總機:010-64101978 媒體合作:010-64101871
商報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100013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010-82011988)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276691 舉報郵箱:bjsb@bbt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0800372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