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H&M確認了將在原址重開中國內地首店的消息,相比于首次開設時的3000多平方米,此次回歸后的門店面積或將翻倍。H&M品牌方表示,北京市場的新旗艦店也正在洽談中。近年來,快時尚品牌們在中國市場不斷調整單店規(guī)模,關小店、開大店,試圖向高端化形象邁進。業(yè)內人士指出,位置偏遠、門店規(guī)模小、服務質量差的門店如今已經很難展現品牌形象,也難以產生盈利,小店的價值可以由線上店鋪代替,而能夠提供更多服務、增強客戶體驗的大店更能起到傳播品牌形象的功能。不過,快時尚品牌們還應注意建立自身的差異化優(yōu)勢,打造有別于其他競品的形象,避免在相似賽道中“內卷”。
重開中國內地首店
H&M中國內地首店確定回歸。據上市公司益民集團披露,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恩斯莫里斯”)將租賃益民集團旗下坐落于上海市淮海中路645-659號嘉麗都商廈的整棟樓層。此次租期為期五年,年租金2550萬元,五年屆滿后若合同續(xù)約,年租金將調整為2750萬元。海恩斯莫里斯為H&M品牌在中國的運營商,嘉麗都商廈也正是H&M中國內地首店的原地址。
據益民集團近年來發(fā)布的定期報告,嘉麗都商廈的整棟樓層建筑面積達5990.58平方米,相比于首次開設時的3000平方米,面積翻了一倍。H&M品牌方也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了重開中國首店的消息屬實,并表示北京市場的新旗艦店也正在洽談中。
2007年4月,H&M在中國內地的首店開在了上海嘉麗都商廈,地處繁華的淮海路商圈,開業(yè)之初曾吸引不少消費者排隊進店,但是2022年6月H&M關閉了該門店,還一度引發(fā)輿論熱議。H&M方面曾回應稱:“嘉麗都商廈門店關閉是品牌順應零售策略調整的其中一步,該門店搬遷后還會再營業(yè)。”
此外,2023年6月,H&M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艦店關店,該店于2014年5月開業(yè),地處三里屯太古里的核心位置,開店時間長達九年。目前,上述位置已讓位給Lululemon和FILA ICONA旗艦店。關店期間,H&M品牌方曾表示,未來還將在北京和中國的其他城市積極探索合適的門店位置,開設品牌全新旗艦店。大眾點評和高德地圖App均顯示,截至目前,H&M在北京有11家門店,而2019年品牌在北京的門店數量則有20多家。
從H&M財報來看,品牌門店數量正在大幅縮減。2019年,H&M在中國一度擁有超過500家門店,然而到了2021年11月底,H&M集團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就已降至445家。截至2024財年三季度,H&M在全球共有4298家門店,分布在77個市場。其中,H&M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經縮減至300家。
調整單店規(guī)模
近年來,在快時尚行業(yè)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各大品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高端化的道路,關閉小店的同時增開旗艦店。1月9日,Zara多家門店店員確認,品牌將在接下來的10天內關閉其在中國的4家門店,分別位于貴陽、深圳和長沙。此次關店后,Zara在貴陽再無門店。Zara微信官方小程序顯示,目前該品牌在中國內地門店數僅為73家,相較于峰值的183家已縮減超百家門店。
關店的另一面,Zara還在升級現有門店并開出更大店鋪,品牌亞太區(qū)全新旗艦店將于今年落戶南京;去年9月,Zara開在上海安福路的限時概念店,會定期推出全球聯(lián)名系列和首發(fā)首秀等。Inditex愛特思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白晨銘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Zara出現“關小店、開大店”的現象,是由于品牌正在不斷調整優(yōu)化門店,以適應中國市場新的消費需求。
H&M近期的調整中,也出現了相似趨勢。2024財年一季度,H&M在北京悅薈廣場、成都合生匯和紹興銀泰城煥新升級了3家門店。2024年5月,H&M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旗艦店升級開業(yè),H&M零售大中華區(qū)總裁司懿德當時對外表示,門店會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將繼續(xù)通過升級線下門店和探索更多數字渠道來擴大H&M在中國的零售版圖。此外,今年3月,優(yōu)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首席財務官岡崎健也表示,將調整優(yōu)衣庫在中國市場的開店策略,通過關閉虧損店鋪、在優(yōu)質地段開設新店,來提升店鋪的盈利能力;GAP也表示,2024年新店平均面積達到500—600平方米,將專注于大店模式。
除了提高門店層級外,各大品牌也在重塑價格體系,主要手段是降低折扣力度和推出高端線產品。例如H&M和法國設計師品牌Rabanne聯(lián)名系列,售價可以達到4000元,咨詢公司Lectra的報告顯示,Zara平均售價在2023年四季度出現了23%的漲幅,高端系列Zara Origins的占比提升了17%。在社交平臺上,有關快時尚品牌折扣減少的吐槽增多,針對Zara,有消費者表示品牌打折信息越來越少。寶尊電商更是在2024年二季度財報中直接表明,品牌致力于擺脫以往長期依賴折扣促銷的情況。
走差異化道路避免“內卷”
近年來,快時尚品牌們也在電商領域多番嘗試。2024年9月,H&M宣布正式入駐中國電商平臺拼多多和抖音,開設官方旗艦店。H&M方面表示,入駐拼多多是全渠道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的零售業(yè)務版圖。2024年9月26日,H&M在抖音上進行了首場直播帶貨活動,期間共上架了66件商品,吸引了33000人次的觀看。此外,2023年11月,Zara在抖音首次嘗試秀場式直播,近期還在小紅書平臺開啟與抖音的同步直播。
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指出,快時尚品牌的門店調整是由于當下中國市場購物場景發(fā)生了變化,電商平臺購物渠道暢通,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而位置偏遠、門店規(guī)模小、服務質量差的門店如今已經很難展現品牌形象,也難以產生盈利,這些小店的價值可以由線上店鋪代替。部分盈利不佳的門店已經成為品牌的拖累,能夠提供更多服務,增強客戶體驗的大店更能起到傳播品牌形象的功能。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也指出,大店如果位處黃金地帶,影響力會十分明顯。一、二線城市只需布局重點商圈,足以形成品牌效應,三、四線城市則只要一家大店便能建立影響,快時尚品牌本就是以快速迭代更新為經營核心,所以大店模式更適合此類產品線豐富的企業(yè)。
不過,一味地開大店、關小店也無法讓快時尚品牌們一勞永逸。大消費行業(yè)分析師楊懷玉指出,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紅利正在消退,H&M等品牌已不算是商場最好的選擇或必須引入的品牌,一般只能按商場正常的條件租賃,而核心商圈的租金通常較高,也將增加品牌的財務壓力,同時核心商圈內競爭激烈,品牌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才能脫穎而出。
張培英則指出,在快時尚品牌們作出相似的調整,走向高端化放棄低價競爭之際,還應注意建立自身的差異化優(yōu)勢。無論走哪種路線,品牌都應打造有別于其他競品的品牌形象,避免在相似賽道中“內卷”。
北京商報記者 藺雨葳
本網站所有內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商報總機:010-64101978 媒體合作:010-64101871
商報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100013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010-82011988)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276691 舉報郵箱:bjsb@bbt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0800372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